10月22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联合召开集体备课会,聚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核心要义与教学融入路径,以“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
深学细悟:把握理论精髓,筑牢教学根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重点研讨将《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论述有机融入教材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教学设计中。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重点突出了基础研究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核心作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集体备课研讨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重要思想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教师深入交流,通过案例嵌入、理论阐释等方式,做到讲好中国故事,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
创新设计:聚焦教学实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两个教研室围绕“理论如何转化为课堂生产力”展开头脑风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结合教学进程和第五卷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论述研讨确定了实践活动方案,旨在引导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映照中,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深刻内涵、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四个自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以“网络空间治理中的法治思维”为题,选取第五卷中“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相关内容,结合“清朗网络空间”专项行动案例,针对“00后”学生特点,教研室计划组织开展法治微课短视频创作。
本次备课会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行动,要求教师持续深化对第五卷的研究阐释,将“大道理”转化为“身边事”,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下一步,学院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文:李敏杰 审核:余锋)
